简介:俗话说,在其位谋其政,在皇帝身边做事情并不是很容易的。古代那些睿智的谋士们为了帮助帝王出谋划策,往往需要殚精竭虑,穷尽所有的心智。他们往往善于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和锦囊妙计帮助帝王摆脱困境,帮助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,从而以一谋定江山,实现其人...
简介:赵普,字则平,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二年(922年),卒于宋太宗淳化三年(992年),原籍幽州蓟县(今北京西南),15岁时随父迥(或作迥)避后唐之乱,迁居洛阳定居。赵普自幼学习吏事,后周显德三年(956年),他成为匡国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的幕僚。赵...
简介:赵普是北宋的开国宰相,一生喜爱读书。有天晚上,宋太祖赵匡胤前去看他,一进门,见赵普正在挑灯夜读,赵匡胤见他读的是《论语》,十分奇怪,就问他:《论语》是儿童们读的书,你怎么还在读它?赵普说: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道理全在这本书中。我只用半部《...
简介:在北宋初期政坛上,有一个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。虽然他并不是经常出现在前台,而只是辅助君王在幕后出谋划策。然而,他所参与制订的重大方针政策,却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政治制度,关系到国运民命的重大问题。这位就是宋代开国宰相赵普。 赵普籍贯是幽州蓟...
简介:赵普和赵匡胤从亲密无间的主从关系演变到两人公开决裂,深刻反映了宋初的君臣关系,也反映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。,在中国历史上,宰相能够专权,有两种 情况:一是君主昏庸,而宰相本人奸佞狡诈;一是君主幼弱,而宰相本人精明强干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,赵匡胤...
简介:公元960年,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权利建立宋朝。然而,经过五代十国的纷争,盛唐时期的版图已支离破碎了。当时,在北方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和许多由汉族 所建立的割据势力,夹在二者之间的则是割据山西一带的北汉。北汉受到契丹的支持,与原来的后周和宋朝一直处...
简介:赵普(922-992),字则平,幽州蓟县(今北京)人。宋初著名政治家。北宋王朝功绩卓越的开国元勋。历太祖、太宗两朝,搏杀官场30余年,三次入相,被封为太师、魏国公。死后追封真定王,谥忠献。 赵普是陈桥兵变的主要策划者,其后,他为太祖赵匡胤确立了先南...
简介:卷一托迹诸侯,终成开国功臣 序言 第一章 战乱中的颠沛流离 第二章 托迹诸侯,以精通吏道著称 第三章 委身赵匡胤,成为幕府谋主 第四章 陈桥兵变的谋划者与指挥者 第五章 随太祖征二李,巩固政权 第六章 出任宰相,独掌朝政 卷二削藩撤镇,解除太祖心腹之患...
简介:赵普死后,家人打开他常读的书箧一看,里面果然真的就装着半部《论语》,仅二十篇。半部论语治天下,当然是夸张了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的实 践。但是儒家伦理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最深邃、最富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,对千百年来的中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产...
简介:赵普 赵普(922~992),字则平,幽州蓟县(今北京西南)人。生于五代后梁末帝龙德二年,当时国家动荡,群雄蜂起,各自割据为政,赵普为战乱所迫,随父赵迥离开原籍,迁居常山(今河北正定),不久又移居河南洛阳。 赵普读书不多,年轻时与赵匡胤交游,彼此...
简介:第一节 陈桥兵变,赵普辅政 和赵匡胤在滁州战役时联宗的赵普,虽读书不多,但精于吏事,足智多谋,为赵匡胤建立宋朝立下了赫赫功勋,是为一代大功臣。 赵普,家族原籍幽州蓟县(今北京西南部)。其父为躲避赵德钧兵乱,携家眷迁居到洛阳。他家和赵匡胤并非宗...
简介:北宋乾德四年(966年)暮春的一天傍晚,内史晏安奉诏由太监引领来到后宫议事,将到宋太祖的上书房时,太监内急,指着远处一幢宫殿让晏安自己进去,太监急急出宫去了。 首次来到后宫的晏安心情紧张,进入宫殿后走错了方向,没有找到上书房,却闯入了太祖妃子...
简介:赵普与赵匡胤曾是同事,赵普性情耿直,不太喜欢说话,但一开口却具有说服力,赵匡胤很欣赏他。后周时,赵普被宰相范质荐为军事判官,赵匡胤为同州节度 时,任赵普为掌书记。后周显德七年(960年),赵普参与谋划陈桥兵变,与诸将拥立赵匡胤为北宋皇帝。赵匡...
简介:太平兴国八年(983年)十一月,62岁的赵普,以检校太尉兼侍中、武胜军节度使,出镇邓州(今河南省邓县)。他的次子承煦,年20岁,为牙职侍行。李重诲当时补邓州马步军都指挥使,赵普奏监州军。 雍熙四年(987年)二月,赵普66岁,徙为山南东道节度使,镇襄州...
简介:按照古老的皇位继承法则,在漫长的封建时代,历代皇帝的传位都应采取嫡长制,即由皇帝的嫡长子继承皇位,以保持皇帝血统的纯正和避免可能发生的内部争斗。 按照这一规则,赵匡胤去世后,皇位的继承人应当是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。但事实上,赵宋王朝的第二任统...
简介:赵普历经宋太祖、宋太宗两朝,期间两次被罢相,又三次复相,人生经历不可谓不丰富,最后致仕而终。作为开国功臣,赵普的命运也算圆满了。 五代十国时期,武夫横行,文臣不过聊备点缀,大为世人所轻。整个社会普遍存在一种重武轻文的风气。随着五代十国动乱局...
简介:北汉割据政权局处一隅,虽然土地狭小,出产微薄,但城坚地险,民风剽悍,并仿效五代后晋皇帝石敬瑭臣服于辽的做法,向辽称儿皇帝、侄皇帝,以 换得契丹铁骑的支持,才得以立国。曾跟随周世宗在高平与北汉军激战过一场的宋太祖,对于北汉这个老对手,想来心中...
简介:南唐是南方诸割据政权中势力较强的一个,南唐国主也颇有平定中原之志,但自周世宗攻取淮南14州后,南唐国力大减,但仍据有江南19州,而且那里土地 肥沃,没有像中原地区那样遭到长期战争的破坏,所以经济繁荣,国力富裕,成为宋太祖消灭南方诸割据政权,完成...
简介:宋军平荆、湖之后不久,即攻下了南汉的郴州(今属湖南),威震南方。当时南唐、吴越等国皆表示臣服,宋太祖也劝南汉臣服,交出被南汉所夺占的楚国14 州,但南汉主刘鋹不从。宋太祖从郴州俘获的南汉内侍那里得知,建都广州(今属广东)的南汉,因久无战事,士...
简介:宋太祖于乾德元年(963年)三月平定长江中游战略要地荆南、湖南之后,立即部署攻灭后蜀的准备。四月,先任命华州团练使张晖为凤州团练使兼西面行营 巡检壕寨使,勘察川陕地形;同时,又在开封城南急造楼船,训练水军(号水虎捷);命西南面转运使筹措军粮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