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谢安(320―385),东晋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字安石。年四十余才出来做官,孝武帝时,位至宰相。时前秦强盛,攻破梁、益、樊、邓等地,他 使弟石与侄玄为将领,加强防御。大元八年(383年),前秦军南下,江东大震,他又使石、玄等奋力抗拒,获得淝水...
简介:卷一谢安所处的时代 序言 第一节 脆弱的晋朝 第二节 晋惠帝和贾南风 第三节 永嘉之乱 第四节 王与马共天下 第五节 魏晋风流 第六节 刘琨之死 第七节 王敦起兵 第八节 苏峻、祖约叛乱 第九节 桓温北伐 卷二隐居东山 第一节 风神少年 第二节 拜访王导 第三节...
简介:谢灵运,陈郡阳夏人。祖父谢玄,是晋代的车骑将军。父亲谢王奂,从小便不聪明,当过秘书郎,很早就死了。谢灵运很小的时候就聪慧过人,谢玄十分看重他,跟亲近的人说:我生了谢王奂,谢王奂怎么能生灵运呢! 谢灵运从小便爱读书,博览经史,他写的文章非常漂...
简介:谢晦字宣明,陈郡阳夏人。他祖父谢朗,是晋朝东阳太守;父亲谢重,是晋朝会稽王道子的骠骑长史;他的哥哥谢绚,是高祖的镇军长史,死得很早。 谢晦最初当孟昶的建威府中兵参军。孟昶死后,高祖问刘穆之:孟昶的部属中,谁适合到我的府中?刘穆之推荐了谢晦。...
简介:谢混,字叔源,小字益寿,谢安之孙,谢琰之子,谢灵运的族叔,妻子是孝武帝的女儿晋陵公主。谢混号称风华江左第一,少年时候,就享有大名。 当年孝武帝择婿,跟王珣商量说:我知道像当年王敦、桓温这样才能卓越的驸马是找不到了。不过这种人也麻烦,老是干预...
简介:谢琰,字瑗度。年轻时,以节操和才干著称,风姿俊美。与堂兄护军将军谢淡虽为近邻,但从不来往,同宗族里的子弟只与几个有才气负美名的交往。拜官著作 郎,转任秘书丞,累迁散骑常侍、侍中。淝水之战,谢安认为谢琰具有军政才干,任命他为辅国将军,率精兵八...
简介:谢玄,字幼度。年少时便聪慧过人,与堂兄谢朗皆为叔父谢安所器重。谢安曾训诫约束子侄们,说:你们怎样参与世事,而且做得让人满意?众子侄都不知 如何回答。谢玄答道:譬如芝兰玉树,我会尽力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堂前阶下。谢安十分高兴。谢玄年少时喜欢佩带...
简介:谢尚,字仁祖,为豫章太守谢鲲之子。从小就有孝亲之情。七岁丧兄长,其哀恸之态超出礼法,亲戚无不感到奇异。到八岁,显得聪明早熟。 谢鲲曾携带谢尚为宾客饯行,有客人说:这小儿乃是座中的颜回...
简介:东晋末年,门阀政治逐渐衰微。孙恩之乱,摧毁了门阀士族在三吴统治的盘根错节的基础,扫荡了一些最具影响的侨姓士族;之后,刘裕废晋建宋,也没有遇到 来自三吴的侨姓门阀士族的很大反抗。他们都是低级士族。进入刘宋王朝,谢晦、谢灵运被杀,陈郡谢氏再一次...
简介:刘裕、孙恩都是门阀政治的掘墓人。刘裕出身寒微,孙恩是低级士族。孙恩起兵摧毁了门阀士族在三吴统治的盘根错节的基础,扫荡了一些最具影响的侨姓士 族,所以刘裕以后的活动,包括建立刘宋在内,没有遇到来自三吴的侨姓门阀士族的很大反抗。因此,孙恩和刘裕...
简介:淝水战后不久,东晋上下内外协和的局面不幸消失了。太元十年,谢安去世,就以司马道子领扬州刺史、录尚书、都督中外诸军事,大权都掌握在他的手里了。他后来被改封为会稽王。 道子信任王国宝,也就是王坦之的儿子,谢安的女婿,谢安发觉他品质恶劣,不加任用...
简介:淝水之战以后,东晋朝廷在处理南北关系方面,在控制士族权臣方面,都处于有利地位。一时皇权有振兴之势,门阀政治出现转折。 东晋朝廷内部,士族当轴人物陆续凋零。桓冲死于淝水之战的第二年即太元九年(384年),谢安于淝水战后未及受赏,于十年死。十三年...
简介:淝水战后南方内部矛盾复杂。一是上下游即桓氏与谢氏的矛盾。这一矛盾,由于太元九年桓冲死后谢安未并吞其地境,而以桓豁诸子以及桓伊分督荆、江、豫 州,妥善解决。另一矛盾,即司马氏与谢氏的矛盾,在淝战前夕以司马道子与谢安共录尚书事而微有暴露。淝战后...
简介:在谢家众多子嗣中,谢道韫是最具有人文情怀和诗人气质的一个。她的父亲是谢奕,谢安是她的叔父。谢道韫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,自幼聪明好学,口才在兄弟姐妹中首屈一指,颇受长辈们宠爱。 有一次,叔父谢安问谢道韫:道韫,你觉得《毛诗》中哪首诗写得最好?...
简介:在谢家众多子嗣中,谢道韫是最具有人文情怀和诗人气质的一个。她的父亲是谢奕,谢安是她的叔父。谢道韫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,自幼聪明好学,口才在兄弟姐妹中首屈一指,颇受长辈们宠爱。 有一次,叔父谢安问谢道韫:道韫,你觉得《毛诗》中哪首诗写得最好?...
简介:淝水之战后,北方又相继出现了后燕、后秦、西秦、后凉四国,加上此前已存在的西燕和前秦,共有六国之多。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4世纪末北魏的建立, 后来北魏逐渐统一了北方。这都是谢安去世以后的事了,他是看不到了。不过我们还是介绍一下,因为这与东晋...
简介:淝水之战的胜利,使东晋又度过了一次亡国的危机,谢氏家庭的政治地位也随之达到了顶峰。朝廷为了奖擢功勋,加封谢安为太保、诏加都督十五州诸军事;任 谢玄为荆、江两州刺史,但谢安认为谢家父子名位过盛、桓氏失位会招来怨恨,所以建议让桓石民,桓石虔、桓...
简介:苻坚灭燕后,渐渐志得意满,不如以前那样励精图治了。有一次,他到了邺城,在附近打猎,一连十多天,乐而忘返。众官也不谏,似乎都认为没有必要。倒是 一个伶人王洛在马前叩头劝谏。王猛也只在王洛谏后,说了句:打猎不是急务,王洛的话,不可忘记。这回,苻...
简介:苻坚作为少数民族君长,性爱打猎,有一段时间,他跨马持弓在西山追射野兽,十天半月也不返宫,宫内的伶人(演员)王洛扣马而谏,说:大王您万一有个闪失,太后怎么办,天下怎么办?苻坚大悟,自此不再射猎为乐。 闲暇时间,他频频亲临太学,给太学生们出考题...
简介:言及苻坚,就不能不言及其谋臣王猛。王猛字景略,北海剧(今山东昌乐)人,自少博学,好兵书,气度雄远,平日谈不上的人理都不理,当时的浮华之士都轻笑他是个痴人。 桓温于永和十年(354年)伐关中之时,曾于灞上驻军。五月的一天,有一个奇人前往军中拜访...